close

  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(新華社記者)八項規定出台兩年來,“三公消費”大減,“舌尖浪費”遏制,“會所歪風”停刮,取而代之的是“會議瘦身”、“輕車簡從”、“勤儉節約”的新風撲面而來。
  然而,作風建設有長期性、反覆性,新華社記者近期在多地調查發現,仍有個別地方和少數幹部改頭換面,繼續頂風違紀,各地對此採取高壓打擊,讓“改頭換面”也無可乘之機。
  重拳打擊下還有哪些“馬甲變裝”
  ——不吃公款吃老闆
  八項規定以來,在打擊舌尖上的浪費、反對公款吃喝方面成效顯著。不少幹部表示,酒少了,困擾多年的胃潰瘍控制了,時間多了,有時間陪陪老婆孩子了。然而,記者在採訪中發現,即便在當前高壓態勢下,仍有個別幹部不加收斂,只是將吃喝地點選在更隱蔽的企業辦公樓或者私人會所。
  知情者透露,“現在吃公款不行,但招待外地來的重要客人,可以到一些老闆的‘自留地’。”北方某市一位房地產商介紹,八項規定出台以來,不少老闆新租了場所,請了廚師,除了工作餐,最重要的就是接待。而一些領導幹部就從“某長”變成了“某總”,試圖把官商勾兌和公款宴請“化妝”成同學聚會、好友聚餐。
  ——出差開會少了,電視會議負擔加重了
  中央八項規定出台後,各地下大力氣改進會風,精簡會議,提高會議時效,“文山會海”的現象得到根本性改觀。不過,記者近日在一些地方採訪時,部分基層幹部反映,雖然長途跋涉“趕會”的現象少了,但是電視電話會議的“負擔”卻變重了,圍繞同一個話題,鄉鎮幹部甚至要開“五級大會”,占據了較多的工作時間。
  西部某市一位副廳級幹部說:“有時一天要參加兩三個電視電話會議,會議動輒要求領導小組成員參加,現在各種類型的領導小組又非常多,我一個人就是市裡幾個領導小組的成員。”
  ——簡政放權了,協同作戰仍“泛濫”
  我國一些部門和地方打著“協同作戰”的招牌,成立了諸如“饅頭辦”、“生豬辦”、“推廣足療保健工作領導小組”等名目繁多、涉及行業五花八門的協調機構。
  東部沿海一位廳長介紹,他目前所在單位參與的協調小組、領導小組有200多個,廳長本人參與的就有40多個。落實八項規定等行動清理一次,之後就膨脹一次。
  各地加強措施嚴打“改頭換面”
  不讓警車開道,就改用公務車引路;不讓到酒店,那就在食堂搞“低調的特色”……記者採訪發現,八項規定出台兩年,確實使基層風氣煥然一新,幹部群眾倍感振奮,但仍有個別地方和幹部費盡心機琢磨如何“變通”。
  廣西社科院研究員羅國安表示,之所以“改頭換面”現象不斷,主要還是監督不到位。一些不正之風一則不引人註目,二則披著各種合法的外衣,紀委很難監督到,普通群眾也不知情。監督一旦缺位,八項規定的落實可能就會打折扣。
  對此,各地出台了不少措施,嚴防八項規定的變種違規。
  目前,河南全省減少各類領導小組和議事機構4236個,其中省委辦公廳對40個議事機構進行調整,撤銷9個;省政府辦公廳將原有的272個省級各類領導小組保留98個,除去合併的14個,總共撤銷188個。
  對搭公交參加私人宴請、出入私人會所、繼續公車私用等違規情況,北京市紀委多次發出嚴令通報,並向社會公開了舉報電話,北京市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,對於頂風違紀的,發現一起、處理一起、曝光一起,絕不姑息。
  強化制度約束不留“可乘之機”
  兩年來,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,紀檢部門通報的違反八項規定的典型案例可以彙總一本厚書,也確實對廣大幹部起到了警示,但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在落實八項規定中,“改頭換面”頂風違紀行為不斷曝出,表明瞭“治治病”的長期性和艱巨性。
  不少幹部之所以變著法子違紀作案,除了積弊難改,還有潛意識里認為八項規定只是一陣風、走過場。因而只是場面上做做樣子,背地裡繼續走老路子。
  專家表示,一方面需要加大監督力度,讓八項規定疾風常刮,強化“不敢”的氛圍。另外,需要在制度約束方面加強建設,讓不敢為變成不能為。
  對此,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等專家表示,對作風建設高壓嚴管,先整住風氣,接下來就要抓緊隨意揮霍公款的資金來源,管住預算。通過預算審批從嚴、決算公開透明、使用接受監管的辦法堵住資金濫用的“堰塞湖”。(記者烏夢達、王軍偉、甘泉、潘林青、岳德亮)  (原標題:要嚴打更要常打:讓“改頭換面”無可乘之機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r76srvyz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